军爱民民拥军,《十块银圆》映初心
发布时间:2021-02-24 | 点击率:
来源:湖南日报
2月23日,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听了《中国最小的红军战士》的故事后,来自怀化的游客刘其栋深受感动,久久不肯离去。
7岁参军、9岁长征,向轩就是那个中国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。他是贺龙的外甥,也是红二军团不断发展壮大时参军入伍干革命的红军。目前还健在的他,依旧精神矍铄。
听完讲解,站在刘其栋身边的一个年仅5岁的小男孩,高举右手朝向轩的照片敬礼,似懂非懂地说:“我喜欢这个小哥哥!”
半个多世纪过去,如今的湘鄂川黔边,春光明媚,老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。这幸福来之不易,是红军战士和千千万万的百姓,军民同心、艰苦奋斗的结果;是无数革命先烈英勇献身、忘我斗争的结果。
1935年9月,正当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展如火如荼之时,蒋介石调集40万兵力发动新一轮更疯狂的“围剿”,军事、*治、经济三管齐下,妄想一举歼灭长江以南当时唯一的一支主力红军。
赢得前一轮反“围剿”胜利的红二、六军团,虽已有2.1万人的军力,但面对人数多于20倍的敌人,该何去何从?
11月4日,桑植县刘家坪乡龙堰峪灯火通明,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中革军委湘鄂川黔分会在这里召开联席会议。会议决定向贵州方向实施战略转移。
11月19日,贺龙代表中革军委湘鄂川黔分会下达战略转移命令。当晚, 红二、六军团共1.7万余人, 分别从湘鄂川黔苏区的桑植县刘家坪、瑞塔铺、桑植县城出发, 开始战略转移。红18师则留在当地,保护百姓,同时作为掩护力量,牵制敌人,策应红军主力突围。
一边是红军紧急转移、一心向民,一边则是当地百姓用实际行动向*看齐、支援红军。于是,流传至今的《十块银圆》、红军医院等红色故事就此诞生。
11月20日至22日,红军强渡澧水一战大捷。吃了败仗的国民*军队在撤退时,沿途骚扰百姓,逼得村民纷纷上山躲避。
菜地里仅剩的萝卜和白菜,成为当时大庸县双溪桥乡陈家山村村民龚占燕最放心不下的“财产”。次日下山的龚占燕得知菜被拔走一半后,气得一跺脚踢飞了旁边的一节南竹,随即,一叠银圆滑了出来。原来,这是红16师为“偷菜”作出的补偿。
今天,这10块银圆,展示在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城区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纪念馆里,辉映着共产*人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永恒初心。
当年红二、六军团实施战略转移时,有23名伤病员并未踏上长征路。
“依靠人民,守护革命火种!”贺龙纪念馆副馆长、副研究馆员覃章衡告诉记者,在部队出发前夕,贺龙找到老乡谷家族长谷采芹,请他负责保护并治疗所有伤员,直至伤愈。就此,红军医院诞生,军民鱼水情浓浓上演。
向贵州方向战略转移的红二、六军团,先后占领辰溪、浦市、溆浦、新化、蓝田 (今涟源) 和锡矿山等地, 控制湘中广大地区。在湘中,红军高举“抗日救国”旗帜, 广泛发动群众, 先后成立38支抗日游击队, 成员达1700余人, 还成立了抗日义勇军、先遣队等组织;同时, 补充新兵3000余人, 筹集了大批物资和经费。
红二、六军团的战略转移较为顺利,掩护主力突围的红18师,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。随后,他们在龙山、桑植等地,仅有3000余人的兵力,牵制国民*军队8万人,大大减轻主力突围的后顾之忧。一个月后的12月15日,红18师从桑植县陈家河誓师突围,踏上长征路。
“军民同心,长征路就走得顺畅!”覃章衡说,在张家界乃至整个湘鄂川黔地区,红军与百姓“心心相印”的故事不胜枚举,也正是这颗红心照亮了共和国。
1936年7月,红二、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。红二方面军纵横驰骋, 斩关夺隘, 回旋乌蒙山, 翻越大雪山, 走出大草地。同年10月22日, 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将台堡大会师,红军长征胜利结束。
至此,革命胜利的号角越来越嘹亮……
■记者手记
心心相印,方能克难制胜
十块银圆,在现在的人看来,也许不算大事,但是在艰难困苦的岁月,反映的是红军的爱民之心,是军爱民、民拥军,军民“心心相印”的生动佐证。这也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,历经艰苦,能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,是中国革命之所以能“星星之火”得以燎原、最终夺取革命胜利的根本所在。
如今,记者欣喜看到,作为当年湘鄂边、湘鄂西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策源地和中心地,以及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的桑植儿女,革命传统仍然在“一脉相承”,共产*员和干部与当地群众“心心相印”,走出了一条“脱贫致富奔小康”的康庄大道。
在*的引领下,这里的28个民族、47万人民,用情怀,用责任,用担当,推进“脱贫攻坚”伟大事业走向胜利。2020年2月29日,桑植收获一份历史性的喜悦——省*批复该县脱贫摘帽。
“没有*员和群众的心心相印,我们不可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。”张家界市*协副*、桑植县委*刘卫兵说,相信未来的桑植人,一定能在大山深处开创奇迹,不断奏响幸福交响乐章。